PCB線路蝕刻,不同類型短路的特征及成因
-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0-20 11:27:15
- 瀏覽量:795
(1)基銅短路
其特征是在兩條線路之間形成短路的銅面明顯低于線路銅面,可能是單個的短路,也可能的大量的短路。形成原因是在蝕刻的退膜工序,干膜沒有被完全褪掉或者是因為干膜屑粘貼在板面上,在蝕刻時導致基銅沒有被蝕去而形成。
(2)電鍍短路
特征是形成短路的銅面和線路的銅面是等高的,可能以單獨的短路出現,也可能以大量的短路出現。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在電鍍時時間太長或溶液攪拌劇烈導致干膜破裂,而在干膜應覆蓋的區(qū)域鍍上了銅和錫鉛合金,經過蝕刻工序后便形成了短路。
(3)細線短路
特點是在兩條導線之間有一條很細的銅線形成短路,細線的寬度為0.025~0.075mm。成因只要是在曝光時環(huán)境控制不好,例如頭發(fā)絲或其他的細小纖維落在板面上,造成曝光時有細小的干膜沒有曝光,在電鍍時刻完成后就形成了短路。細線短路也有可能是重復性短路。但不會多,因為生產部門每曝光一定的板會清潔曝光玻璃。
(4)凹坑短路
其特點是在形成線路缺陷區(qū)域可以明顯看到有一個小凹坑,而這一短路就是因為小凹坑所導致。原因是在多層板被壓制時形成凹坑或基材有凹坑,因為凹坑的存在,在貼干膜時造成干膜和銅面之間有空隙,因此在圖形電鍍時凹坑處也被電鍍了,蝕刻結束后就形成短路現象。
(5)蝕刻不足
通常在大塊的無銅區(qū)域可以看到或多或少的像云塊一樣的銅,厚度較小,在觀察線路區(qū)域,所形成的短路比較長,呈連續(xù)性,短路的銅面也比線路面低,原因是在蝕刻時藥水的濃度太低或設定的蝕刻速度太快、時間太短造成的。
(6)刮擦短路
其特點是沿著一條銅線(不一定是直線)有較多的短路,短路也是因為這條銅線造成的,并且沿某一方向有擦刮的痕跡。原因是因為在曝光之后、電鍍之前干膜被機械或人為原因刮破或擦傷(在電鍍之前發(fā)現仍可返工),經過電鍍、蝕刻完成后即形成短路。
聲明:文章來源網絡,意在分享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意為分享交流傳遞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
